/
/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环境下,我国混凝土行业科学发展的策略分析
资讯分类

资讯详情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环境下,我国混凝土行业科学发展的策略分析

  • 分类:协会活动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12-07 11:14
  • 访问量: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环境下,我国混凝土行业科学发展的策略分析

【概要描述】

  • 分类:协会活动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12-07 11:14
  • 访问量:
详情

  2012年,是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成立25周年,在这25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混凝土行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四分之一个世纪,经历了各种困难、挫折和挑战,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突破,在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混凝土行业在产业规模、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及发展模式转变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现代建筑业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展开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为我国混凝土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2012年,面对世界性的经济放缓,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也已由繁荣期转为调整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房地产市场投资大幅减缩,已经对我国混凝土行业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如何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环境下,顺应国家当前的经济环境、产业环境和相关政策规章要求,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各级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探讨和明晰实现混凝土行业科学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对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混凝土行业的产业环境
  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缓慢,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自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已连续六个季度回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一定的减速态势,而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更为明显,在限购、限贷等较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投资更是大幅减速,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610亿元,比上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受此影响,我国混凝土企业不同程度的面临着原材料可利用资源日趋贫乏、价格不断上涨、市场容量减小、资金紧缺、运营成本增加等困难,混凝土行业产业规模增长速度亦有所放缓。
  虽然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但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战略思想指导下,“稳中求进”成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基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仍高于国家7.5%的预期增长目标,国民经济仍保持了平稳发展、稳中有进的态势,同时,中央为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序启动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前期重大建设项目,其中包括保障房建设、南水北调工程、高速铁路及城轨建设、西部大开发等项目。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12年1-8月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650万套,开工率为87%,基本建成420万套,完成投资8200亿元;9月10日,铁道部公布的“2012年1-8月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明,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以来的铁路投资累计同比降幅基本维持逐月收窄态势,到了今年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457.84亿元,已是连续第四个月超过400亿元,较去年8月大幅上升近30%。其中,基建投资也同比上升近20%,达到393.3亿元。而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强调改善发展环境,促进转型升级,大力提倡发展节能环保型循环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以上规划和项目的启动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和拉动了混凝土行业的有序增长,并对混凝土行业的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混凝土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了机遇、提出了挑战。
二、我国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我国混凝土行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混凝土年产量已连续多年超过世界混凝土年产量的50%,混凝土工程规模及混凝土行业的从业人数均居于世界首位。一些国家的重点工程和大型工程,如三峡大坝、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上海金茂大厦、北京奥运场馆、广州西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深圳京基100等一批施工环境复杂、技术含量高、质量控制难度大的工程项目的建设,更显示了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成为一座座行业丰碑,凝聚着混凝土行业人的骄傲和才智。2011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1.8亿元,房屋竣工面积近30亿平方米,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建造业为改变城乡面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也都与我国混凝土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无私奉献密不可分。
  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的统计,2011年,我国混凝土行业实现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利润总额接近400亿元,均创历史最高和最好水平。其中,预拌混凝土企业截止2011年年底已超过5500家,年总产值近3500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超过30亿立方米,年实际产量达到13.3亿立方米,预拌混凝土总产量已超过混凝土总用量的40%,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城市预拌混凝土用量占混凝土总用量的比例已达到90%以上,城市城区预拌混凝土用量占混凝土总用量的比例甚至已接近100%。预拌混凝土行业对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建筑施工现代化,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业,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混凝土制品行业凭借高精度、高技术含量、高科技附加值产品的不断开发与应用,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房地产投资放缓的环境下,仍然在2011年实现了20%的增长速度,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水平显著提高,在保障房建设和住宅产业化建设中与预拌混凝土行业互相补充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一同为我国建筑施工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1年至今,在我国混凝土行业中,中建四局与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合作完成了深圳京基100大厦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泵送任务,该项目通过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超高泵送泵机的技术创新,创造了超高强度混凝土直接超高泵送417米的世界记录,成为该领域内科技创新的重要研究成果;上海城建成功突破国内大型钢筋混凝土管模具设计、生产质量、技术控制难题,一举实现世界最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管——直径4米的钢筋混凝土管试生产成功,创造了钢筋混凝土管制造史上的新纪录;上海建工集团在世界未来超高层建筑的代表——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项目中,在主楼大底板浇捣前,运用有限单元技术、仿真技术和低收缩混凝土技术,动用了近500辆搅拌车、8个搅拌站协同作战,一次浇筑成功主楼大底板6万立方米混凝土,混凝土内部温度理论控制与实际控制非常吻合,创出了一项民用建筑工程的世界纪录。以上成绩表明,虽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放缓时期,但我国混凝土的产业规模仍然在有序增长,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脚步仍然没有一刻停歇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混凝土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行业发展仍处于关键时期和黄金时期。
  但我国混凝土行业在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混凝土行业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产能过剩,区域性生产力有待调控;(2)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有待增强,行业装备自动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法的推广应用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有待提高;(4)产业集中度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规模效应有待提高;(5)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有待进一步增强;(6)企业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机制不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加强;(7)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虽然以上问题正在引起行业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缓解,但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仍然值得我们全行业认真思考。除了目前体制的不完善、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一些过度投资导致的不合理竞争之外,行业自身的粗放式管理和局部无序发展也是造成这些不足的重要原因。能否克服这些方面的不足,将不足作为企业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在大力提倡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今天,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强弱存亡的关键,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新的产业环境和政策规章下混凝土企业如何做大做强
  2011年以来,北京、深圳、江苏、广东、山东、湖北、昆明、郑州等省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管理规定”,如北京市《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深圳市《深圳市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苏省《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等。而在此之前,上海、天津、重庆、辽宁、黑龙江、吉林、四川等省市亦已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各地预拌混凝土行业相关政策的加速制定和密集出台,反映了国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等相关国策对混凝土行业的影响,更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混凝土行业规范、推进和引领的目的。回顾我国混凝土行业乃至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这种针对一种建筑材料而由政府有关部门专门出台政策规章的情况并不多见,而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混凝土行业相关政策规章的高频率出台,既有混凝土材料是当今世界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具有取材方便、强度高、可塑性强、耐久性好等其他材料无可替代的优势,在当今乃至今后至少100年内,仍将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并对经济建设和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还因为在当前重视节能环保、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下,混凝土行业所具有的消纳各种工业废弃物的强大功能,使混凝土行业兼具建设功能和环境功能,产业地位不断提高,而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受宏观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增速放缓的影响,与2011年相比,我国混凝土行业2012年产量呈现一定幅度下降的趋势,加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经营普遍感受到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阵痛。但困难往往意味着新一轮的发展和机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混凝土企业审时度势,研究和顺应国家新推出的各项政策,纷纷将转变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作为行业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实践,为我国混凝土行业贡献了宝贵的经验。一是依靠规模经营和多元化发展,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混凝土行业是个较分散的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品牌效应较差。依靠规模经营可充分利用优势品牌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能使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混凝土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投资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围绕价值链横向拓展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并举的经营格局,适当发展掺合料、减水剂、骨料配套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011年,在我国混凝土行业中,上海建工材料、冀东混凝土、北京建工、中建商混、江苏铸本、西部建设等企业年产量均突破了300万立方米,上海建工材料和冀东混凝土产量甚至突破了1000万立方米,这些企业依靠规模经营和多元化发展均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二是增强节能环保意识,重视科技进步。随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绿色施工的要求,建筑市场对混凝土的品质指标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现代混凝土材料向着高强、高流态和高耐久等绿色高性能方向发展,能否提供满足各种工程结构技术要求的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满足节能环保、循环发展的要求,既是对混凝土企业的技术储备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挑战,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未来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的重要条件。在本次大会表彰的“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中,几乎所有单位都在技术创新、新材料应用、节能减排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在生产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以节约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绿色低碳混凝土产业链,为本地区乃至全国混凝土企业做出了表率,积极推动了我国混凝土行业由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向绿色环保型产业升级。三是依靠现代科技,实现科学化管理。混凝土企业的管理包括生产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客户管理等各个方面。目前,虽然我国混凝土行业生产工艺装备在不断进步,但许多企业管理水平并没有取得同步提升。受专业人才缺乏和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限制,许多混凝土企业仍然习惯于沿袭过去多年形成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以大量需求拉动行业发展的时期尚可差强人意,而在强调精细化管理的今天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混凝土企业智能化自动操作系统,数据自动采集、存储、传输系统,车辆自动排位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此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管理、材料管理、成本核算的科学化与自动化,使大量繁琐的工作由计算机代替完成,使之更加科学、准确。四是以人为本,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们混凝土行业,就是要全面保障员工的利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企业和员工同步的又快又好的发展,以此构成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形成企业做大做强的核心竞争力。混凝土企业安全高效的生产运营需要一支忠诚、稳定、技术熟练的员工队伍,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还需要一个稳定的管理团队和一个卓越的技术人才队伍。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混凝土企业的人才缺乏更为明显,不仅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也只占全体从业人员的15%左右,加之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与其他行业相比工作报酬优势不明显,因而行业内高素质人才时有流失,企业之间人员流动亦相对频繁,互相挖墙角的现象时有发生,既不利于企业稳定、安全、高效的生产,也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2012年4月,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在南昌召开的会长及各省市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上,中国建设报特派记者对会议进行了采访报道,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就中国混凝土职业工程师制度和混凝土行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向其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以人为本是解决当前混凝土行业诸多问题的关键的看法,在中国建设报将相关报道见报后,该观点被行业内多家媒体转载,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混凝土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和中国混凝土职业工程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五是以诚信经营为本,恪守企业社会责任。由于近年来局部地区混凝土行业产能增长过快,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一定程度的行业管理与市场监管缺失,部分混凝土企业在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采取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恶意竞争手段,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给建设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这种行为必然导致行业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行业整体形象的被歪曲,影响到包括这一部分企业在内的全行业的共同利益。我们必须认识到,越是在困难的市场环境中,越需要依靠行业自律自觉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坚持诚信经营,共同抵御经营风险,有效制止企业竞相压价、垫款供货引发的恶性竞争,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以循环发展实现企业与行业的共同发展,以诚信经营恪守企业的社会责任,立足长远,始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四、各级协会对引领行业科学健康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环境下我国混凝土行业新的产业环境和发展模式,行业新一轮的发展必须顺应当前经济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规章的要求,从企业价值定位、业务模式定位、人才经营模式定位、企业资源定位等角度进行积极的创新,在内部的组织模式、人才战略、创新体系建设、技术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提升,把暂时的困难当作行业发展的机遇,把相对的不足转化为企业提升的空间,培育和打造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我国混凝土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及各级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关注我国混凝土行业,认真行使行业协会职能,将不断以专题会议和专题报告的形式向政府反映企业的愿望和要求,组织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助政府制定行业相关政策,维护企业的基本权益,规范混凝土市场的正常秩序,全面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我国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为此,在协会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条主线,抓住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牢固树立诚信、绿色、科学、奉献的行业理念,建立健全混凝土行业信用体系,建立统一的、涵盖混凝土行业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标准和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动态监管,着力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完善交易机制;支持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向规模化、多元化的领域发展,鼓励更多的混凝土企业上市;进行适度行业布局引导,根据我国东西部地区及城乡地区混凝土行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规范和适度抑制发展过热地区混凝土行业产能继续扩大,扶持和引导发展不足地区混凝土行业产能增加,促进企业在适应区域性、多样性及个性化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形成有序竞争、共赢发展的市场格局;引导企业高度关注相关的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节能减排、住宅产业化建设、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参与混凝土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与修订,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由需求拉动行业增长向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结构调整转变,由价格决定的比较竞争优势向差异化竞争优势转变,主动承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重任;加强各级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帮助企业解决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包括政策、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问题,为企业减轻负担、加快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及全国各省市混凝土行业协会作为混凝土行业服务、沟通、监督、协调的社团组织,要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责,按照住建部和中国建筑业协会的要求,切实做到:当好良师益友,为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和持续发展服务;当好参谋助手,为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服务;丰富服务内涵,为行业提升服务层次,为会员创新服务途径,扩大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促进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善。
  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环境和现代建筑业对混凝土行业发展的新要求,相信我们混凝土行业一定能够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继承和发扬我国混凝土行业的优良传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着眼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未来,着眼于行业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把暂时的困难当作行业发展的机遇,把相对的不足转化为企业提升的空间,为打造“诚信、绿色、科学、奉献”的混凝土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续写我国混凝土行业科学健康发展的新华章!

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 会长 戴显明
2012年10月22日于重庆

联系我们

协会地址: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北办公楼317室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内)

邮政编码:250031

协会邮箱:sdhnt@sohu.com

培训邮箱:714410916@qq.com

电  话:0531-85595263

网  址:www.sdhnt.com

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友情链接

页面版权所有:山东省混凝土协会   鲁ICP备1202448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