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中国混凝土行业网
省级相关机构: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山东省建筑业协会网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走在前、开新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国大局、把握时代大势,对山东的殷切期望和嘱托,是党中央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坚持高位推动、综合施策,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省政府专门召开建筑业改革发展大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7〕19号文件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十六条意见》《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助推行业创新发展。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下简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制定《山东省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7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建筑市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推进山东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烟台、枣庄、淄博、济宁、泰安、威海、日照、德州、聊城、菏泽等市先后召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建筑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筑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势头旺盛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3年—2023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建筑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3.7万亿元,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7%以上,建筑业在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近几年来建筑业年产值逐步提高(见表1),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2142.6亿元,同比增长6.5%,高出全国增速0.7个百分点。其中,出省完成产值3104.7亿元,同比增长22%。
截至目前,全省千亿级建筑强市、百亿级建筑强县分别达到6个、10个;全省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69家,2023年新增15家,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一;11家建筑业企业进入2023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见表2)。
2022年,在省外完成建筑业产值3923亿元,是2013年的2.85倍。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0亿美元,派出劳务人员2.6万人次,分别居全国第5、第3和第2位。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建筑业完成省外产值3104.7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外向度比2022年同期增长3.3个百分点。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完成营业额63.3亿美元,同比增长4.9%;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4628人,增长25.3%。2023年,山东省企业有8家入选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数量居全国前列(见表3)。
科研创新方面不断突破,山东省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关键技术攻关,近十年研发省级工法4739项,形成质量成果1591项。其中“承重围护保温一体化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体系研究”获批为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新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智能建造成套技术体系”等10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案例。
政策引领,高位规划,优化市场环境
山东省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2019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十六条意见》,召开全省建筑业改革发展大会。2021年,省直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2022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山东省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确定6项重点任务,细化21个方面具体工作,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导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流程审批时间从200余个工作日压减至平均63个工作日,审批事项从112项压减至46项,改革综合排名全国第三。持续深化“政银企”战略合作,加大对建筑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组织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恒丰银行等所属的各级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省农信社制定金融支持建筑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助建惠企贷”,明确5年内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截至2023年11月底,为4800多家建筑民营企业放贷365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状况。截至2023年9月末,全省建筑业贷款余额6706.3亿元,同比增长20.2%,高于全部贷款增速8.9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山东省贯彻落实省政府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以及《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有关要求,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激励建筑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优化了建筑市场营商环境,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为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促进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山东省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2021年以来,省政府已与中建、中铁、中交、中能建、中铁建、中电建、中国化学、三峡集团、中冶集团等建筑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积极吸引央企在内的优质大型建筑业企业落户山东,带动山东本地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持续开展建筑业强市强县强企认定,在“好品山东 品质惠享”2023中国品牌日(山东)活动上,发布山东省建筑业30强企榜单并现场授牌,提升龙头企业美誉度和竞争力。
为优化市场环境,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于2023年在全省开展了建筑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共随机抽查313家建筑业、监理企业、招标代理机构和160个项目,发现问题881项。市县两级检查共检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1088个、企业2958家,发现问题2613项,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进行了信用惩戒和行政处罚。
山东省建筑业持续加快“走出去”步伐。一方面,带动全省建筑企业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跨省承揽工程竞争力。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建筑业出省发展,成立省建筑企业外出施工行业党委,将全国30个省份按区域划分组建了12个省外区域党委,并在全省16个市全部成立市级建筑企业外出施工行业党委;实行省内外双向推介工作法,组织省外大型建筑企业到济南、青岛、淄博、潍坊、济宁、泰安、德州、聊城等实地考察建筑建材等企业,组织省内企业到北京、广州、武汉、厦门、苏州、深圳、南京、郑州、绍兴等十几个城市参加省外工程项目供需对接活动,促成6个特色产业、1000多家省内企业与中建、中铁等央企以及省外建筑企业合作。另一方面,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委外办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全省建筑业企业海外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组建了山东海外工程建设发展联盟,设立了23个海外办事处,对部分海外工程项目开展巡查,对企业外出施工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支持走出去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创新突破全发力,转型升级加速度
工业化进程全速推进
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指导各地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相继编制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标准规范,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日益成熟。
山东省积极做好要素保障,构建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强支撑。财政方面,持续投入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开展装配式建筑政策机制、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等30多项课题研究。先后出台《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71号文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2—203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突出企业培育,支持万斯达集团、同圆设计、天意装备制造、海尔海纳云、浪潮集团等大型企业,与建筑业转型融合发展。加大“引进来”力度,先后引进中建科技、远大住工、三一重工等省外龙头企业。推动产业组团式发展,组建成立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山东省钢结构行业协会、山东省BIM技术应用联盟,初步形成了省会、鲁南、胶东等3个相对集中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集聚区,覆盖生产、设计、施工、集成应用、科技研发、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凭借建设“一片区域”、引入“一批企业”、打造“一批项目”、形成“一系列增长点”,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山东省积极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建筑工业化融合,工程总承包全面落地,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深入推行,大力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加快装配式建筑提档升级,圆满完成国家建筑业综合改革试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任务,获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7个、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4家,创建77家省级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5个产业园区。推动青岛获批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累计投产各类装配式部品部件企业214家。同时,推动政府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建筑工程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其他项目装配式建筑占比不低于30%,“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55亿㎡。
争创国家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化装备和建筑机器人,推动危重岗位“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组织省级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工程、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建设,开展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试点。
人才支撑方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山东省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培训,支持多所院校设置智能建造相关专业。全省新型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技术交流大会等专题活动,则为全面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
《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年底前,在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智慧监管手段,推进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实时监管。《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提出,加快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广人工智能、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技术,打造一批“智慧工地”,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提出,实施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工程,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省、市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勇担使命、迎难而上,加快智慧工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省智慧工地建设工作由“打基础”“求突破”到“上水平”的飞跃。
山东省聚焦智能建造发展目标任务,聚力构建数字化设计体系,着力发展智能建造装备,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部品部件生产数字化升级,推进建造方式智慧化转型,持续深化建筑业数字化改革。
激励体制机制方面,山东省强化正向激励。一是激励企业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智能建造企业申请小巨人、瞪羚、独角兽、单项冠军、质量标杆企业等认定。二是激励项目落地,将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纳入泰山杯等奖项评分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鲁班奖、优质工程奖等国家奖项。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将智能建造工程、企业纳入绿色金融、绿色债券重点支持范围。
绿色化发展成果显著
建筑业是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绿色建造是具有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等特征的新型建造方式,与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等密切关联、相互融合。近年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持续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推进建造方式革新,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逐步全面推行绿色施工,统筹带动绿色建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
绿色建筑方面:省政府印发《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法规政策,建立完善绿色建筑推广与管理机制。自2019年起,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健全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制度及评价标准体系,积极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组织创建5批、23个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4批、67个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镇,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向绿色社区、绿色片区、绿色城区发展。截至目前,山东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9.3亿㎡,推广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1.7亿㎡,绿色建筑占城镇新竣工民用建筑比例超过99%。
建筑能效提升方面:省人大三次修订施行《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山东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建筑节能降碳。建立实施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管机制,在全国各省中率先执行居住建筑节能83%、公共建筑节能72.5%设计标准。支持建设超低能耗建筑250余万㎡,组织开展近零能耗及低碳、零碳建筑试点。14市纳入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统筹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济南、青岛、济宁、聊城4市通过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总结评估。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光伏、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在建筑中多能复合、综合应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3.6亿㎡,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48亿㎡,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6.8亿㎡。
绿色建材推广方面:山东省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为绿色建材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2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山东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对全省未来三年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加大推广应用力度,编制发布《山东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导则(试行)》,推动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城镇新建建筑,星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城镇新建建筑,全面采用绿色建材。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济南、青岛等8个城市获批国家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同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定期举办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为绿色建材生产、应用各方提供合作交流平台。配合省工信厅扎实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指导省建筑节能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展绿色建材技术交流活动。
绿色施工推行方面:先后制定全省绿色施工技术指南,编制完成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管理、评价等一系列地方标准,在施工阶段全面落实“四节一环保”要求,有效降低了工程项目主要材料损耗率和建筑垃圾排放量。截至目前,累计创建省级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项目13批、1667项,涵盖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市政道路桥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类型,建筑面积1.07亿㎡。其中,近百个绿色施工典型项目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等。
工程质量持续提升,安全管理见实效
建筑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质量安全是底线。山东省在抓工程质量安全中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促进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全省把提升质量水平贯穿始终、覆盖全域,督促企业把好设计关、质量关、监理关,强化工程全寿命周期监管,努力把每一个工程打造成品牌工程、百年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累计创建“泰山杯”奖2348项、省优质结构工程4412项,获鲁班奖124项、国优工程365项,“齐鲁建造”品牌进一步打响。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持续推进工程质量提升,深化常见问题标准化治理,推行质量信息公示、先验房后收房、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等制度,对住宅质量保修最低期限作出延长调整,新建住宅防水保修期由5年延长至10年,供热系统由2季延长至5季,管线管道隐蔽安装由2年调整为10年,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工程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在全国率先推行施工图审查政府购买服务和以建设单位为首的质量终身责任制,“两书一牌一档案”制度落实率100%。
为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山东省持续推进智慧监管和智慧工地建设,高点规划,高位推动,积极促进山东省工程建设领域监管模式由传统向智慧转变。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强力部署推动,扎实有序推进,出台了《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指导意见》,制定了《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落实试点项目,组织了全省智慧工地现场观摩活动,培育一批智慧工地星级项目。
砥砺奋进,推进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不断提升建筑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是建筑业的职责和使命,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则是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山东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培育扩大市场,让发展惠及更多民众,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抓工业化转型。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山东省将推动落实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链主制,遴选公布总链主、细分产业链主,打造一批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促进全产业链一体化、集聚化发展。将进一步完善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机制,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规模,提高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到2025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力求达到40%以上,其中济南、青岛、烟台达到50%。
第二,抓数字化升级。一是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应用,健全数据交互和安全标准,在建筑材料、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实现数字化创新,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二是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鼓励大型设计企业建立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三是加快智能建造发展。研究制定智能建造全链条标准体系,培育具备智能建造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指导国家、省级试点城市抓好工作、总结经验。鼓励建筑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融合应用。
第三,抓绿色化发展。为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山东省把建筑业转型升级作为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十四五”期间新增绿色建筑5㎡以上。二是稳步提升建筑能效,指导各市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减碳标准。三是加大绿色建材应用力度,抓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
第四,抓龙头企业培育。一是实施龙头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搭建好央地合作平台、政银企合作平台、企业交流研讨平台“三个平台”。培育发展潜力大、市场认可度高、辐射带动能力明显的建筑业全链条龙头骨干企业,着力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外引总部,持续推进总部企业的集聚,在技术、人才、信息、投资、消费、贸易等方面给予支持,实现整个产业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性发展。三是突出特色,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专业化发展明显、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企业,与大型优质企业搭建配套合作平台,实现合作共赢。
第五,抓市场开拓。统筹谋划好省内、省外和海外“三个市场”,一是巩固省内市场,支持企业与省内投资平台、开发企业结成战略伙伴,打造安全稳定、有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二是开拓省外市场,积极为建筑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全力做好协调服务。三是进军海外市场,分类引导企业优化海外市场布局和经营策略,拓展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六,抓品牌建设。深入推动全省建筑业公共品牌—— “齐鲁建造”品牌建设,成立“齐鲁建造”品牌专班,设计品牌形象标识、精神内涵、宣传口号等识别体系,开展了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企业品牌发布。扩大品牌宣传,联合有关媒体推出建筑企业家访谈栏目,让企业家“站C位”“唱主角”,鼓舞更多企业改革创新、走出去闯市场。
第七,抓质量安全。建筑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一是强化风险防控智能转型,推动建立省级智慧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完善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二是狠抓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加快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打响“好品山东·齐鲁建造”品牌,推动“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迈进。三是健全长效机制,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
展望未来,山东省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勠力同心,乘势而上求突破,砥砺奋进创一流,奋力谱写建筑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建筑》2023年12期
联系我们
协会地址: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北办公楼317室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内)
邮政编码:250031
协会邮箱:sdhnt@sohu.com
培训邮箱:714410916@qq.com
电 话:0531-85595263
网 址:www.sdhnt.com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页面版权所有:山东省混凝土协会 鲁ICP备1202448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二分